中草汇

Image

关注中草汇

关注健康

 

中式草本茶饮

中式药食滋养

自古便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饮食原则,中国人民也一直信奉“药补不如食补”,至今流传着:“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多吃葱姜蒜,疾病少一半”、“荤素搭配,长命百岁”等大量谚语。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食治方.序论第一》曾写到:“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急之速,必凭于药”,意为:饮食是维持生命和健康的基础,正如百姓常说的“民以食为天”,而药物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大量的古文谚语阐述了药物和食物的在人一生中的重大作用。

Image

何为药物?

用来治病的为药物,中药即在中医指导下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部分天然药以及加工产品,其中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而这其中又以植物药为最。

Image

何为食物?

用来果腹的为食物,食物给人提供养分,满足心理需求的物质。

中药取之自然,“五谷”、“五果”、“五畜”、“五菜”同样来自于自然界。因此,中药和食物的来源是相通的,有些东西即可入药又可果腹,便有了“药食同源”。

《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

…….

其实中国医学自古就有“药食同源”的理论,只是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才有了“药食同源”的说法。

比如神医尝百草而知百草之性味,药有寒热温凉四气,有酸咸苦甘辛无味,“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依据百草的本性本味,定药方,祛疾病。而《神农本草经》中的记载中,出现了大枣、芝麻、核桃、赤豆等寻常作为食物的植物,可见食物入药在古代已是常见之事。

《黄帝内经太素》中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即:饿的时候吃它,它就被称为食物;患病的时候吃它,它就被称为药物。一种食物可入药可果腹,自然也是“药食同源”的思想。

Image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中医之道,在于预防,预防之道又在于遵循自然之道,人生于自然,必将遵循自然。在科技与狠活肆意纵横的今天,聆听自然,感受自然,享受自然带给身心的变化。

 药以祛之 

 食以随之

让中医之道流入生活,百年传承,药食同源,养生有道,颐养天年。

 

 

滚动至顶部